福医大学附属二院免疫内科打造省内一流学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谱复杂,涉及多学科、且致残率高,是医学界致力攻克的顽疾。福建医院免疫内科于年创建成立,是泉州最医院。该科是福建医科大学重点培育学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研究单位,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2人,初级6人,其中博硕士10人,硕导3人,博导1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免疫内科解决重症疑难病能力强、外埠病人求诊会诊多、全部予约挂号;病人群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包括抚顺、安徽、海南、广东、菲律宾等地专程来诊,还有在泉工作的美国、埃及等外国友人,每年诊治来自外埠患者多人次,救治了大量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重叠综合征等危重患者,并且纠正了不少误漏诊的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牛皮癣关节炎、Reiter综合征、血管炎、过敏性疾病等疑难风湿病患者。
科室名片名称:福建医院免疫内科专长:复杂风湿免疫病的诊治;该科学科带头人林玲教授连续九年当选为福建风湿免疫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作为福建风湿免疫病学分会主委挂靠单位,该科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具有省内一流医疗水平。年7月,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福医大附二院院长高锦团教授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该学会挂靠附二院,这也是对该院免疫内科领域多年努力的再次肯定。同年,肖进益副主任医师当选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陈小青主治医师当选为全国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年8月泉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在泉州成立,周明宣主任医师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该学会对本市区基层医生风湿免疫专科知识的再教育和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上作出一定贡献。科室骨干团队:林玲教授、高锦团教授、周明宣副教授、肖进益副主任医师、陈真副主任医师、陈小青副主任医师、许东明主治医师、施宏莹主治医师、成姣梅住院医师、刘红住院医师、洪文婷住院医师、梅永红住院医师、林欣欣住院医师、王娟娟住院医师
挽救生命创造奇迹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谱复杂,当疾病涉及多系统时常可导致灾难性致死性后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免疫内科全科医护人员以救死扶伤为已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水平,挽救更多的濒危生命,创造多个生命的奇迹。例1:患者方某,男,50岁,于年2月出现四肢乏力,并渐出现下蹲、起立困难,医院诊治,查得肝功能损害、乙肝病毒活动、肌酶30倍以上升高;心脏彩超示左房轻度增大、心包少量积液;电子胃镜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胸部示双肺轻度间质性改变伴散在炎症;;ANA(+)1:;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左正中神经感觉纤维损害。医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呛咳,入院一天前渐出现神志朦胧,呼之不应,多次双眼上吊。患者被紧急转入福建医大附二院,转入时病情极为危重,呈昏迷状态,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颈稍抵抗,双上肢肌张力减弱,双下肢僵直状态,双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免疫科专家综合其复杂病史考虑1.重叠综合症①多发性肌炎并呼吸肌、心肌、吞咽肌、声带肌受累②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继发性癫痫、肺间质病变、轻度肺动脉高压、多浆膜腔积液2.重症肺炎(细菌混合霉菌)并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并肝功能损害4.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程中患者反复癫痫发作,呼吸急促,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排除了颅内感染后予大剂量激素联合丙球冲击治疗,抗癫痫,同时兼顾抗细菌及霉菌治疗,以及保肝、抗病毒等处理后患者神志转清,未再抽搐,并于住院第9天撤呼吸机,但患者仍存在严重肺部感染、四肢乏力无法自行活动、吞咽呛咳、呼吸困难。经32天的积极救治,患者病情逐步稳定,但因痰多无力咳痰,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由于经济缘故要求出院,给予带气管套管及鼻导管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诊,病情好转,先后于门诊拔除鼻导管及气管套管。现患者门诊定期随访中,病情稳定,各项机能状态如常人。例2:患者黄某,女,21岁,女性,年3月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性肾炎住我院,检查发现血色素进行性下降,胸部双源CT提示双肺叶炎性病变,急行支气管镜见气道内散在粘膜下出血,肺泡灌洗见淡红色血性灌洗液,诊断狼疮危象——弥漫性肺泡出血,该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极为凶险。在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下,病情仍在恶化,血色素继续下降,胸部CT见双肺病变增多、增大。在跟患者家属细致沟通,取得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我科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应用以及生物制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多种措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控制了病情,血色素逐渐回升,肺部病变完全吸收出院。目前患者门诊定期随访中,病情稳定,狼疮肾炎也已控制,尿蛋白已转阴。
专家云集打造省内一流学科福医大附二院免疫内科,学科建设已经在省内居领先地位,是风湿与自身免疫医院。风湿免疫学科带头人:林玲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常委、《中华风湿病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频道》编委、福建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二及第三届主任委员。林教授年及年先后以“日本笹川医学奖学金研修生及特别研究员”资格赴日本(国立)山梨医科大学第三内科(内分泌与免疫专业)留学,年12月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医院免疫内科,年建立福医大自身免疫病研究室,-年当选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对风湿病及自身免疫病有较深入研究,诊治病例~人次/年,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深受患者、学生赞誉。其专家门诊均予预约挂号,外埠患者慕名会诊量大,且多为复杂病例。高锦团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导,获医院院长,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编委、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过敏、免疫、风湿病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牵头组建福建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并当选主任委员,参与组建福建省风湿病专科学会。近年来他开展了泉州市支气管哮喘吸入性过敏原调查研究、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诊断和免疫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体内外过敏原检查及药物过敏的鉴定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系列研究及生物力学的研究等,在国内首次报道《荔枝诱发过敏性哮喘》。该科承担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教学任务。有临床专业型及科学实验型硕士生导师二位,博士生导师一位。自年起已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生6届,每届1名,硕士生16届,共计33人。参与承担亚非科学平台项目和国家科技部项目及项,承担国家教委、省教委、省科委课题15项,在国际性、全国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举办过全省二届自身免疫病学习班及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分会(福建站)培训班、一系列多泉州市风湿免疫学习班(每1~2月一次)以及多次患者健康教育,在省市内推广普及该学科知识,对强化免疫学科继续医学教育及规范自身免疫病临床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诊疗技术渐成特色从临床到基础、基础又回归临床。在二十三年的诊疗中,福医大附二院免疫内科,逐渐形成了特色,达到了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催乳素及催乳素受体途径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属国内领先水平。自年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报道临床中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历时十余年,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从临床到基础,从结构到功能,从免疫效应到分子机制及治疗干预效果,从中验证并揭示具有临床价值的观点。此系列研究荣获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及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被认为是治疗G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药物之一,尤其是妊娠并甲亢常用药,但其可诱发药物性狼疮。现认为PTU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其病理基础是ANCA阳性小血管炎。该科自年发现第一例PTU相关ANCA阳性血管炎,至今已发现10例,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干燥综合征(SS)是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作出干燥综合征诊断往往需要风湿科、眼科、口腔科协作,据的欧美国际诊断标准,唇腺活检是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二院自年年低行唇腺活检患者例,在国内位居前列,省内领先。13年12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12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总担心农药残留这样洗菜省事又放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