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诊断 > > 正文 >

春三月,万物生发,如何顺应时节,养护自己

《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来自《国学堂-梁冬徐文兵——中医文化太美》讲座整理笔记。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经文: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是从立春开始算,立春这一天往后的持续的这三个月我们命名为春天。最早研究天文第一个定的节是“冬至”,冬至那一天是太阳日照时间最短,在地上拉的影子最长,所以古人先把这一天定下来,接下来就开始数九了,“春打六九头”,立春是冬至以后第45天。你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四十五天,那天就是立春。从立春这一天算,然后往后再数三个月,就一季。三个月九十天,其中包括两个节,包括多少个气。立春之后还是蛮冷的。科学研究春天是日平均温度维持在十度以上连续五天,叫立春,这是科学的认识,是理性的认识。中国人讲的是那种慧、感觉,就是说这一天温度哪怕它是零下三十度,但是这天立春了,气不一样了。

感觉春

太阳从冬至那一天开始往回走,它每过十五天就像经过了一个刻度,到立春这一天的感觉是什么,天地俱生。“吹面不寒杨柳风”什么意思?温度还很低,但那风打在我的脸上,我的感觉绝对不是那种凛冽的、刀削般的、刀割般的那种寒风了,是什么风?“生气”,是给人一种暖的感觉的风。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恢复自己的知觉,我们现在很多丧失知觉,麻木不仁。第一他不知,他不知道今天立春了。第二他身体感觉不到。我希望你修炼好自己的身体,把自己那个神养得足足的,这时候呢你会“觉”。哪怕你不看表你会说几点了,今是什么节,这就是古人的天人合一。

现在我们都当寓言来听,觉得是讲笑话讲故事,不是。那种阴阳的变化是存在于,你只有用自己的心神去体悟、感悟的。(那得极其敏感的人?)基本上悟这件事的话不用太敏感,能~感觉到。

所以到春天,人的活动、身心变化就应该区别于冬天了。这是质的变化啊,不是量的变化。我们以前练一些太极拳、形意拳,老师教给练功训练的方法,比如就是在静坐的时候体会半夜子时那个阴阳出现的变化,就阳变阴,阴变阳的那个时候,你去体会那个时候一块砖的温度都会有变化。所以阴阳的变化需要你用心神去体会,而不是用你那个浅薄粗鄙那个愚钝的意识去认识,你能够感觉到。

为什么春天放风筝

所以我们古人放风筝春天放,按照原理来讲,风嘛,只要有风有动力有推动,它就能飞起来,但是只有春天放那个风筝,在没有风或是感觉风很小的情况下,那个风筝也能飞起来,就是那个地气会喷上来。现在很多中国人都保持古代智慧,不愿住高楼愿意住平房,为什么,接地气。你要跟老外说老外都笑喷了,他没有那种感觉。

“发”就是发芽了,生发之气,趋势是往上走,就象人长出头发的那种感觉,最早变化的不是长出来枝叶,而是涌动出一种气。太阳逐渐在回归,大地慢慢从那种沉寒固拢冰冻状况下开始回暖,这个时候就从地上开始涌动出一股生气,开始往上走,在这种生气的推动下,植物的营养或者说它的气血,它的枝叶就开始从它的树根,冬季养了一个季的这个营养,开始往主干上,走往枝叶上,往末梢上走,走着走着到最后就能用肉眼看到的,长出了新的枝芽长出了新的叶,或者它的花蕾开始变得膨大开始绽放,所以这叫发。

发于陈

“陈”是过去攒下来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陈,就没有后坐力,或者没有后面的这种支持和支持,你发不了。“陈皮”很有意思,中医有个方子叫“二陈汤”,这二陈汤里面必须用二味放了很多年的药,一是半夏一是陈皮。广东新会那边那个陈皮非常有名。陈皮就是我们用的桔子皮,新鲜的时候刺到眼睛里都觉得有点辣,还有那味也很香,但这味是一种浅薄的味,保持不了很久,散就散掉了。当你把陈皮放很久以后,保存得非常得当,没有什么腐败霉烂什么的,它那个时候散发出来的那个香,那个味,是治疗用的,非常的芳香,能够醒脾、能够化痰、能够去湿,这都叫陈。

中医里面有个中药,叫“茵陈”,茵就是一种草,也是描述那个草刚发芽出来的样子,茵陈这味药为什么叫茵陈?就是因为它茵陈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每年一到春天就从它那个陈旧的枝干上冒出一个新的叶子、冒出一个新的芽,然后又郁郁葱葱长成一个新的草,叫茵陈蒿,为什么叫“蒿”呢,长得比较高。所以呢,春三月此为发陈,一是说它生发,另外呢它有多年的积累,我们经常说冬天要闭藏,要进补,要养精蓄锐,不是让你在那增加脂肪、增加血脂、增加血糖,而是留到春天让它去生根、发芽、开花,所以叫发陈。换句话说,如果您没有陈,您发得起来吗?很多人冬天还在燥,到春天他也发不起来。

病态的发陈

这个陈还有一层含义,我们刚才说的是养精蓄锐,留下的好东西到春天发出来了。另外它的对立面,如果你攒了很多年的旧病,到春天也该发了。春天也是个很多疾病爆发的季节,所以每年春天什么流行性感冒很多人都以为是病毒性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嘛。很多人就得了这种温热性的感冒,它不是伤寒。表现出来先咳嗽,然后马上就是嗓子红肿,热痛,心跳加快,心率变快,甚至还会出血,最后到高烧、昏迷、抽搐,这表现的一系列的都是一种温热病的状态,一到春天开始发了,咋回事?——发陈。

我们叫“伏邪”,就是在秋冬它就埋伏下来了,然后到了春天,哗一下勾起来了。还有一些病在春天开花的时候,突然表现非常强烈的症状“桃花疯”,就是桃花开的时候很多人就脱光了满街跑。疯,就是燥狂和那种精神分裂症,到春天这种肝气、肝火萌动生发的时候,他这种陈年固疾也发出来了,就是传说中的花痴,春天嘛,发情的季节。

健康人在发情,不健康人在发疯。级别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一个是正常的养精蓄锐,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还有就是春天你看油菜花开放的时候,菜花黄痴子忙,也是精神病发作的时候,所以“发陈”这两字蓄含了无限的哲理。

我们讲了放风筝这个升,地气是上升的。秋天也可以放,但秋天那个风,“秋风扫落叶”一股肃杀之气,不适合人去做户外活动,开始收敛锋芒了,开始准备贴秋膘,开始准备过冬了,所以那会你放风筝等于就是和天地作对,所以我们春天放风筝,是顺应天地的生生之气,然后呢从冬天那个闭藏状态走出来,这叫天地俱生。

我们举几个例子,对应说天地俱生,秋天天地的气是就是那个肃杀之气嘛,阳光渐行渐远,然后呢地气开始闭藏收敛,这是一种杀气,那种邪寒的冷风就开始过来,这不是生气,是吧。到了冬天叫闭藏,水冰地坼。这就是大地冰冻了,太阳离得远远的,好像看热闹,这时候冰天雪地,基本上除了一些耐寒的松柏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生物,大多数动物不是冬眠了就是潜藏在水里面了,不露头。

春天的时候如何调养自己?怎么样能够不要把旧病复发。

这个旧病复发呢一个是要及早治疗,另外就是说引蛇出洞。呵呵,蛇呆在洞里不好打的,是吧?引蛇出洞,把它勾引出来,趁着天地俱生的时候让它露头正好去治,所以这也是我们中医治疗的一个方法。我们会讲春天对应的中医的叫肝,很多原来就有肝火、肝气过旺的人,到春天他就表现出一种莫名的烦躁,然后易怒、易激惹还发怒,这就是病前冒出来,正好去清他的肝火,把肝火给他平复一下,正好借此机行事。

相反有些平时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阳萎甚至那种筋、筋骨那个筋比较软的人,正好借着春天这个劲,再加点食物或者是辛辣的味道,或者喝点酒,正好是滋补你肝气。扶一把,送一程。顺着这个升劲,让它升起来。我们中医治病,一个是要看人,再一个是要结合天时地利环境,这以后我们还会细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荣”的反义词就是枯萎凋谢,“荣”是什么意思?披上了绿装,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叫“荣”。万物里边的植物从枯萎的状态重新回到那种绿色的状态,所以我们把春天的颜色定为青,青是绿和蓝的两个意思,一般我们讲的是绿啊,青山碧水啊,就是开始变绿了。另外这个万物呢,还指人,人物,人也是一个物嘛,动物、人物,这个动物和人物它怎么荣呢,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容光焕发,对不对。

譬如说感到很光荣,到底这个“荣”指什么一种状态?就是那个毛,那个汗毛都立起来,像青青草一样冒出来。这个秋天是从革,什么杀戮啊,拨动物的皮,我们把拨动物的皮叫革嘛,制革。到了春天呢,这些人体的小小的汗毛,汗毛孔开始开放,人的脸呢也开始舒张,人的气血呢又开始从内脏、从肠胃,开始向四肢、向头面、向末梢奔涌,这时候人也会显得万物以荣,容光焕发。

为什么冬天要进补

因为人冬天的气血会从表皮收敛到内在。所以冬天吃点这种高脂肪高蛋白的有营养的,甚至吃点冻柿子、冻梨、甚至吃点冰棍,能消化。春天了人的这种气血这种能量就开始往皮表走,这也叫万物以荣,人就开始觉得哎哟厚棉衣有点穿不住了,不是气温变了,是你的内在那个气血变了,人在本能的从一种收敛闭藏的状态开始改革开放了。

古代分时辰啊,子丑寅卯走就是按地支来算。古代还有一个就是规定作息的方法,就是每个时辰它有个对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大概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大概是晚上五点到七点,还有黄昏以后叫人定,什么叫人定?该歇了,洗洗睡吧。这个人定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子时之前,叫亥时。亥时是猪的时间,像猪一样,赶紧睡吧。所以古代这个时间是从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在春天的时候或者夏天的时候,你可以睡得晚一点,最晚也不能超过十一点。到秋冬的时候呢,你就大概要早一点,九点就睡了。到凌晨3点起来,就开始呼吸,吐呐,练功了。3点到5点,寅时。寅时起来洗漱啊,吃完早饭。

我们经常说有个叫“点卯”,卯时就是5点到7点,卯时人就上班了。所以到春天,春三月这个早起就相对于冬天那个“必待日光”的那个晚起,一般冬天要起的话,一般都在七点左右。到了春天就可以提前一点,就是尽管没有日光,但是呢,天地之气已开始俱生了,生气出来了,我就可以早起了。你早上起来去谋划,做事,你这一天都没白过。

立春后有一个质的飞跃

很多网友就说提出了问题,说你要按照温度去衡量春天,但我为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句谚语:“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但它还是鹰。”春天的温度有时候可能倒春寒啊!比冬天还低!但它还是春天,气不一样。

中西方营养学的区别

西方认为肉跟肉只有量的差别: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等等的差别。就是说,鸡肉:蛋白质多一点,脂肪少一点;猪肉:脂肪多一点,蛋白质少一点。他只承认有量的差别,他不承认质的差别。鸡肉脂肪含量再低或者再高,它是热性的,它吃了会让你流鼻血,会让你觉得燥热,让你躁动,让你半夜早早地醒来。再肥的鸡肉,它也是热的;再瘦的猪肉,它也是凉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和西方的科学研究,差别在哪?它更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734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