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诊断 > > 正文 >

胃功能三项PGIPGIIG17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81250.html

胃功能三项简介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其生化和免疫化学特性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

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胃蛋白酶原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

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应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胃泌素17偏高,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出现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

胃镜结合胃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检查有侵入性,不适用于普查和筛查。而胃功能三项无创检测实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对于胃健康状况作出进一步判断,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它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便于动态检测的检查方法作为胃癌筛查手段。

临床应用及解读

解读:

1.PG

PGI≤70ng/mL且PGI/PGII≤3: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

可能原因:以萎缩性胃炎居多,特别注意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

PGI≤70ng/mL且PGI/PGII3:胃蛋白酶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

可能原因:以胃酸分泌少居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

PGIng/mL或PGII20ng/mL:胃粘膜有破损,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或禁酒、两周后复查。

可能原因:PGII较稳定,但胃粘膜受攻击或受破坏时活动期的PGI会明显增加。HP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可致血清PGI、PGII增高。胃溃疡复发PGII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PGI、PGII增高明显。

2.G-17

G-17≤1pmol/L:提示重度的胃窦粘膜萎缩风险或高酸;

G-17≥15pmol/L:提示胃体粘膜萎缩或胃窦增生的风险(需排除PPI等药物影响);

G-17在7~15pmol/L:提示非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17检测影响因素:

①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G-17,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②服用PPI类药物后,G-17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若G-17升高不明显,则存在胃窦萎缩风险。

指南/共识

正是因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作用,被众多共识等文献所推荐进行胃部疾病的检测,内容如下。

科室应用及检测人群

来源:微诊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1483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