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诊断 > > 正文 >

百年中医胃肠镜,您的消化病医生

  

导读:几乎每个人都有肠胃不舒服的经历,偶尔一两次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不适,就要及时就诊了。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但患者常常对此很惧怕。实际上,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胃镜和结肠镜的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大多数患者感觉不到太多的痛苦。胃镜及结肠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内镜能治什么病?

[检查篇]

进入身体的“眼睛”

情景一:患者高先生8年前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一枚大小不到1cm的息肉。由于工作繁忙,高先生未按医嘱进行正规治疗,8年间也未再复查。近日,高先生因为便血,再一次做了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当初的小息肉已经变成了直径超过5cm的结肠癌,而且几乎堵塞了整个肠腔。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就业、工作压力大,这些压力对胃肠道会产生不良影响,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其中炎症或息肉等都是良性病变,治疗的效果很好,而胃癌、食道癌及结肠癌则是恶性肿瘤,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才好。而要早期诊断这些疾病,最准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做胃镜和结肠镜。这些镜子就好像一只只进入身体的“眼睛”,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对于结肠癌,目前认为很多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恶变所致。因此只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通过判断结肠息肉的性质,有无早期癌变后,要及时进行电凝切除。这可以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而无需开腹手术。上文提到的高先生如果在8年前就行结肠镜下的息肉切除,就完全可以避免结肠癌的发生,目前,高先生虽然已进行了开腹手术切除,但其生存预后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情景二:王女士最近总是感觉上腹不适,食欲也不好,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她做胃镜。但王女士却很害怕,因为她听朋友说做胃镜就像上刑一样难受。

目前西方国家多将胃镜、肠镜当成健康体检、门诊或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但在国内,很多人提到胃镜、肠镜便觉得是非常痛苦的检查而不愿接受。实际上,目前随着无痛胃镜及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进步,操作时间明显缩短,胃镜及结肠镜的检查时,大多数患者感觉不到太多的痛苦。相反,我们在门诊发现很多胃肠不适的患者就是因为惧怕胃肠镜,而拖了很久才来检查,检查后往往发现已是癌症的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胃癌早诊靠胃镜

情景三:李先生45岁,很多年前被诊断为胃溃疡。这些年来,一有不适他就自己服些药物,症状也能有所缓解,因此他几乎没有再复查过。但最近一次体检时却意外发现,他已经是胃癌晚期,而且已经发生肝转移。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的高危诱因,此外还包括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演变成胃癌。

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使年轻胃癌患者增加。年轻胃癌患者也越来越多,最年轻的病人才二十几岁。由于忽略检查,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都已经是中晚期。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不超过10%,日本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由于日本进行广泛的胃镜筛查,40岁以上每年常规检查胃镜,早期胃癌发现率可达50%~70%。早期胃癌经过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5%。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可以应用超声胃镜判断病变的深度,对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同时在胃镜下行胃黏膜切除术(EMR)或粘膜下剥离术(ESD),进行微创治疗。这可使患者免于手术之苦,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同。

[治疗篇]

内镜还可止血

情景四:朱先生今年34岁,一次饱餐后突然胃部不适,恶性、呕吐,并吐出了几口血。救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胃溃疡大出血,并及时用内镜为他止血。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胃镜及结肠镜除了能对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等部位进行检查以外,同时还可作为治疗手段,如镜下止血、息肉摘除、异物取出、狭窄扩张、支架置入等。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Trier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常有呕血、黑便或血便,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8%~13.7%。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食管肿瘤、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及胆、胰疾病等,其中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占首位。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只要情况允许,均应及时地进行内镜检查,既能作出正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又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止血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包括注射止血药、组织胶,电凝,套扎,金属夹等。

胃镜巧取上消化道异物

情景五:5岁的明明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误吞了玩具车里的纽扣电池。奶奶说没关系,电池会随着食物最终排出的,还买来很多韭菜给明明吃。但明明的妈妈很担心,为了以防万一,医院。医院的医生用胃镜很快将电池从明明的胃里取了出来。医生说,幸好来得及时,要不然电池可能会损伤明明的消化道,甚至还可能发生中毒。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不能被消化的物体存留在食管、胃内不能及时通过幽门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很多人认为,消化道异物自然排除率很高,尤其是成人,民间甚至还有很多偏方。但近年来,众多学者认为大多数消化道异物可经胃镜安全取出,故主张凡是误吞、故意吞入异物者,在确定没有穿孔的情况下,均应作紧急内镜检查,并积极试取。

根据异物的来源可以分外源性异物(如硬币、别针、纽扣电池、鱼刺、鸡骨等)、内源性异物(如蛔虫团、胃柿石等)、医源性异物(如手术残留缝线、止血银夹)等。异物形状各异,有条形的竹筷、铁钩,有圆形的钱币、戒指、钮扣,有不规则的义齿、玩具,有尖锐的刀片、玻璃等。对于较大而锐利的异物、不规则硬性异物及有毒的异物,这些异物一般不易自行排出,而且久留易引起消化道损伤和中毒等严重后果。纽扣电池也应紧急取出,因为时间过长会因电池外壳破裂,而使大量的碱性溶液泄露,造成消化管损害甚至穿孔。

目前95%的上消化道异物可经胃镜成功取出,使绝大多数患者免除外科手术取异物的痛苦。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用成人胃镜取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也是安全、有效的。

上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

情景六:金女士今年55岁,因患有胃食管返流症而出现继发性的食管狭窄。近来,金女士总感觉吞咽困难,吃饭因此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消化科的医生用内镜给她做了食管扩张术,效果令人满意。

食管狭窄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通过内镜可放入气囊或金属扩张器进行食管或贲门狭窄的扩张,还可在胃镜帮助下在狭窄部位放入支架,以较长期维持狭窄部位的通畅。

食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继发于胃食管反流的良性溃疡性狭窄。大多数溃疡性狭窄及很多放射性狭窄,内镜扩张后有效,成功率接近90%,并且通常在门诊即可进行。

最常用的扩张器材有两种,一种是导丝引导型,可以进行轴向扩张及轮辐状扩张;另一种是气囊型,只能进行轮辐状扩张。导丝引导的扩张器通过食管容易,适用于较紧的狭窄或是其他扩张器无法使用的时候;气囊扩张器可以在内镜直视下使用,可用于较短的狭窄、吻合口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

恶性的食管癌继发的狭窄经常需要内镜治疗。肿瘤无法切除或气管食管瘘的患者可能需要姑息性的扩张治疗,有时需要放置食管支架。放置支架首先需行食管扩张,之后行内镜检查评价肿瘤的位置及长度。在内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确保其远端超过肿瘤或瘘口3~5cm。

[提醒篇]

何时需要做胃镜或结肠镜

胃镜检查适应证如下:1、凡有上消化道症状,或X线钡餐检查未能发现病变,疑似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又不能确诊者;2、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证实;3、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反复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需胃镜随访者;4、需要内镜进行治疗者,如镜下止血、息肉摘除、狭窄扩张、建立肠内营养通道、支架置入等;5、上消化道异物取出;6、上消化道手术后(如胃大切)有无法解释的症状者;7、贲门失弛缓症及其他良性或恶性狭窄的治疗。

对于年龄在30岁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下消化道症状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曾患过结肠癌、息肉或有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胃镜检查前患者应禁食6小时,禁烟3天,以减少胃液分泌及咽部刺激;

胃潴留者应禁食3天,输液,术前应洗胃;

检查前应用1%~2%利多卡因溶液对咽部喷雾麻醉,也可静脉缓注咪唑安定,必要时可由麻醉师行静脉全麻;

结肠镜检查前应遵医嘱准备肠道,以利检查顺利进行。









































白癜风咨询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1083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