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饮食 > > 正文 >

民俗文化九九的知识与习俗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过后,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气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是温度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冬至二十几天以后的“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则呈现出每日“略有结余”的状况,天气就渐渐变暖了。年三九天从年1月9日开始数至1月17日结束。

气象学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下面是九九的各个时间点: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一九”:年12月22日-年12月30日

“二九”:年12月31日-年1月8日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年1月9日-年1月17日

“四九”:年1月18日-年1月26日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五九”:年1月27日-年2月4日

“六九”:年2月5日-2月13日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年2月14日-年2月22日

“八九”:年2月23日-3月2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年3月2日-12日

“出九”:年3月13日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们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总结出来的一套口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九九歌各地版本内容有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时间点是一样。

在三九时节,民间有贴“三九贴”的习俗。中医上说,三九贴是在农历“一九”、“二九”和“三九”的第一天,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抵御外邪入侵的一种防病治病方式,贴三九贴可防治疾病。三九贴能预防和治疗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四肢畏寒等骨关节病变;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表现为喜暖畏寒、得冷食疼痛发作、得暖食疼痛缓解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冻疮、鼻炎等适应症。三九贴是通过药物的贴敷来调整全身的脏腑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局部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对神经、体液及内分泌都有一定的影响。三九贴不仅能够帮助人体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季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治病不如防病,预防莫如锻炼。我国农谚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说,勤奋的人,(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这么极至的温度都在锻炼。它告诉我们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三九”时节,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冬练三九不仅能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还能锻炼人们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冬季锻炼主旨是“晨练不如晚练”,冬季宜早睡晚起,不要太早就去户外锻炼,尤其是在雾霾多的天,这时空气中还没有散去的污浊物会被吸入到身体内,对身体不利。另外,在清晨,人体突然进行剧烈活动,对心脏、呼吸、内分泌系统都不好。最佳锻炼时间是在太阳出来以后,傍晚日落之前,并且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正常的运动需要。如遇早晨时出现大风、大雾、寒流冷空气,不宜进行露天锻炼,可在室内、阳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收到锻炼效果,又能避免意外。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汉族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汉族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因为地域的差异,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物候现象编写出了当地版本的九九歌,具有专一性。很多时候,它比二十四节气的普适性更准确,更具有指导意义。农耕时代,靠天吃饭,就要掌握气象、适应气候。九九歌传唱了一千五百多年,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九九歌不知道是谁总结的,只知道它是无数人的集体智慧结晶,而这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正因这种奉献精神,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白癜风饮食禁忌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ys/782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