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传统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
医院感染科郑海兵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对乙肝后肝硬化胃溃疡(Gastriculcer,G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60例乙肝后肝硬化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二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服抗菌药。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中TNF-a、IL-8、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Ia)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
结果:治疗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33.3%和16.7%,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3%;对照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16.7%和10%,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20%。两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a、IL-8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一ket0—PGFIa和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明显降低攻击因子TNF-a、1L-8含量,升高防御因子6-keto—PGFIa、EGF含量,可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胃溃疡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及分组
选择我院年9月-年6月60例门诊及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Gu患者,胃镜观察到溃疡发生在胃窦和胃角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整齐,底部洁净,上覆盖灰白或黄白色纤维渗出物或伴有血痂;周边黏膜常有充血、水肿。活检病理切片排除恶性溃疡,确证为良性GU活动期。溃疡≤2个,直径≤2.0cm。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②胃镜检查疑有恶性病变;③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或胃部手术史;④近2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质子泵抑制药、铋制剂、H2受体拮抗药、抗菌药等。⑤肝硬化Child分级B、C级。患者年龄40~63岁,男52例,女8例,病程2一19年。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6例,女4例,年龄42一63岁,病程3一19年;对照组男26例,女4例,年龄40—60岁,病程2—17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对照组20例,治疗组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新中正制药有限公司)20mg,每日二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规格80mg/粒)mg,每日三次口服。8周为一疗程。HP阳性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g,每日二次口服,克拉霉素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O.25g,每日二次口服。
1.3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采血,离心得血清后,测定TNF-a、IL-8、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Ia)和表皮生长因子(EGF)。
1.3.2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
1.3.3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药品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
以胃镜检查结果作为主要疗效判断依据,治愈:症状消失,溃疡由活动期转为疤痕期或消失;有效:症状消失,溃疡由活动期转为愈合期,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症状减轻,溃疡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有效率。疗程结束4周后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两项阴性为HP根除。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33.3%和16.7%,对照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16.7%和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3%.对照组分别为60%和2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HP根除率为86.4%(19/22),高于对照组的60%(12/20)(P0.05)。
表1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nP0.05。2.2IL-8、TNF-a、6-keto—PGFIa和EGF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2。
表2治疗前后IL-8、TNF—a、6一keto-PGFIa和EGF比较(±s,ng.L-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P0.05,dP0.05。
2.3药品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治疗组有2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其中头晕1例,恶心、腹泻1例;对照组有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1例、恶心1例、便秘1例,患者均可耐受并能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认为,胃溃疡(GU)的发生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所引起。其中,TNF-a是炎症最重要的始动因子之一,可导致胃组织局部损害及IL-6、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的大量释放。IL-8是目前发现最强的白细胞趋化因子之一,通过对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的趋化作用.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由于IL-8不能为血清所灭活,在局部累积后,发挥持续效应,导致持续或放大的炎症反应,加重胃溃疡。TNF-a和IL-8均是重要的“攻击”因子。PGFI2是体内生物活性很强的一型前列腺素,在体内很快生成6-keto-PGFla,故体内6-keto-PGFla水平反映PGl2的含量水平。PGl2和EGF均属于典型的胃黏膜“防御”因子。
与西药相比,中药对胃溃疡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均有调节作用,可多靶点发挥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更适合免疫机能低下的乙肝后肝硬化胃溃疡患者。荆花胃康胶丸由土荆芥和水团花组成,土荆芥为君药,能散寒理气,止脘痛除腹胀;水团花可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两药配合,共奏理气散寒止痛、清热化瘀生肌之功。临床研究表明荆花胃康胶丸可明显缓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对HP具有较高的根除率等;动物研究表明,荆花胃康胶丸可明显对抗大鼠的应激性、幽门结扎型、乙酸刺激及消炎痛等诱发的胃溃疡,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和再生黏膜的组织成熟度,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NO、EGF、PGI2合成分泌,上调EGR受体表达等有关。荆花胃康胶丸对溃疡患者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报道:削弱攻击因子①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胃蛋白酶活性。②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增强防御因子:①促进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②增加组织及血清的NO、EGF含量。
荆花胃康胶丸在治疗普通溃疡患者时可以单用,但考虑到乙肝后肝硬化GU患者身体状况差,为早日得到肯定疗效,在试验设计时对照组选用的是常规西药组,而治疗组是加用了荆花胃康胶丸。本研究观察了乙肝后肝硬化GU患者服用荆花胃康胶丸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攻击因子IL-8、TNF-a和防御因6-keto-PGFla、EGF的含量,希望较全面地阐明药物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中TNF一a、IL-8含量明显降低,6-keto-PGFla、EGF含量明显升高,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推测对照组药物奥美拉唑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造成的损害因素以及进行物理性的保护,而治疗组荆花胃康胶丸对系列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均有肯定作用,可全面调节体内攻击一防御失衡态势。
参考文献
[1]俞高峰荆花胃康胶丸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药师(4)-
[2]胡传松.例老年胃溃疡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47:53
[3]袁芳李岚陈丽霞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8(2)
[4]李瑞明,张希全.鉴别胃良、恶性溃疡的主要检查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2(8):9
[5]张莉;赵逵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期刊论文]-临床荟萃(16)。
[6]官纯寿;罗树星56例肝源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05)。
怎样根治白癜风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ys/10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痛胃酸胃胀怎么办那一定要给你自
- 下一篇文章: 无限极提示记住这些产品配方,你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