炁针临床,一看便知
椎体错位是由于器质性和无器质性损伤,使人体动态和力态平衡失调。例如:器质性损伤后在治疗或自我修复过程中,残留深部的伤痕没有得到全愈;无器质性损伤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姿势,或睡眠体位不正,或睡觉的枕头过高或过低,使棘周肌肉高度紧张,疲劳受寒。两者都会导致椎体附着肌肉或软组织呈蠕动式损伤,逐渐形成瘢痕、粘连、挛缩、堵塞、产生应力改变;继而发生椎体错位、变形、或骨质增生,使病变椎体附近神经受压或动脉受牵拉,进而影响人体血液循环,脏腑功能紊乱,引发以下亚健康状态或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而这些疾病经中药、西药治疗只不过是偶尔缓解,都不见明显治疗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照是否脊柱椎体错位,一看便知!
注:C为颈椎,T为胸椎,L为腰椎,S为骶椎。
一、颈椎错位的临床症状
C1:错位有以下症状:头痛、偏头痛、高血压、失眠、健忘、倦怠、焦躁、耳鸣、眼花、呕吐、做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不畅。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之间,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射到肩胛之,皮神经节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C2:错位有以下症状;眼疾、盲视、斜视、耳疾、襜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炎、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痛、头晕、耳鸣。
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之间;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个肩胛骨之间;3)皮神经节反射痛:在脸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C3:错位有以下症状;牙痛、额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若C3、C4两椎的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病变,肩膀无力、肩膀酸痛、呼吸困难.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之间;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下反射到T5-T8.前弯后仰受限。
C4:错位有以下症状;咳嗽、打哈欠、声音嘶哑、咽喉肿胀、甲状腺病变、鼻塞、弱视。若C3、C4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如心脏、主动脉、胸膜、胃、肝。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现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7之间;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T5-T6胸椎。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受限。
C5:错位有以下症状;扁桃体炎、喉痛、喑哑、哮喘、口臭、甲状腺、食管、气管病变。局部痛:在C4-C5或C6有急性或慢性的痛区;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胸T6或T7的两侧;皮神经节反射区:从顶顺着桡骨侧到腕。左右侧弯受限;肩膀上举困难;肘部弯曲困难。
C6:错位有以下症状;脖子僵硬、五十肩、肩膀他、上手臂痛、手麻痹、扁桃体炎、气管炎、白日咳、肩胛骨内痛、甲状腺、甲状旁腺病变。局部痛:前锯肌、肱二头肌、胸大肌等有疼痛;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C1,有时向下反射到T6。左右侧弯受限,若C5和C6移位,则产生严重的左右侧弯受限;肘部弯曲困难。
C7:错位有以下症状;伤风、甲状旁腺病变、喉梗塞、吞咽不下、贫血、肩膀硬化、上背部发硬。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6和C7之间,按压有触痛感;局部反射痛:有时肩部反射,有时向下反射到T7-T8之间;皮神经节反射痛:从肩的后方顺延到中指。前弯受限腕关节弯曲困难;手指伸曲困难。
C8(T1):错位有以下症状;斜颈、口吃、指尖麻木、心脏、食管、气管病变。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两侧,有压痛点;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酸麻;皮神经节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手指弯曲困难;后仰有压迫感。
二、胸椎错位的临床症状
T1:气喘、呼吸困难、支气管炎、咳嗽、心脏疾患、食管病变。
T2:心脏功能病变、气滞、咳嗽、血管运动神经病变、胸痛、眼疾、食管病变。
T3:肺疾、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血管堵塞、心悸、耳聋、食管病变。
T4:黄疸、疱疹、癣、背部僵硬、心口痛、胆囊炎、手指肿胀、发冷冒汗、肺疾、食管病变。
局部痛:在T1、T2、T3、T4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的触感,且有压痛点。
局部反射痛:T1:手无力,肩膀痛,手臂内侧酸痛。T2:手麻痹,肩膀僵硬,心胸痛。T3:手软无力,脖子痛。T4:心胸痛,肋间神经痛,反射到臀部痛。T1神经异常,手指张开困难。T2椎骨移位,即产生落枕的疼痛。T1、T2、T3、T4任一椎骨向后旋转,其同侧的肩部必然上升。
T5:肝炎、易倦、低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贫血、喉干,胆囊、脾脏、胃病变。
T6:胃病、呕吐、消化不良、火气大、胃灼热、神经性胃炎、口臭、肝炎、胰脏病变。
T7:胃下垂、胃炎、消化不良、口臭、糖尿病、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病变。
T8:尿频、糖尿病、抵抗力下降、胸闷、肝病、手脚冰冷、小肠病变。
注:T5-T8(棘突右旋):肝硬化、胆囊炎、肝功能障碍。T5-T8(棘突左旋):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糖尿病、胃下垂、麻疹。
局部痛:在T5、T6、T7、T8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的触感,且有压痛或受限关节。
局部反射痛:T5:胸部痛、背部硬化、关节炎。T6:胃痛、背痛、胸部反射到臀部痛。T7:胃痛。T8:脾痛。
T5-T8神经异常,会反射到前胸或肋间。
皮神经节反射痛:T5、T6、T7、T8皮神经节反射区。
T9:(主管:小肠及肾上腺的神经运动)。过敏症、麻疹、手脚冰冷、水痘、喉干、肾亏、小便白浊、量少,小肠、肾上腺病变
T10:(主管:肾脏、盲肠、大肠的神经运动)。风湿血、管硬化、肾炎、肾亏、尿血、癣、水肿、小便量少、白浊,大肠、肾脏、阑尾病变。
T11:(主管:肾脏和大肠的神经运动)。皮肤病、湿疹、痔疮、手脚肿大、小便不出、糖尿病、肾亏、尿血、肠消化不良、大肠病变。
T12:(主管:肾脏、大肠和膀胱的神经运动)。风湿、气痛、不孕、手脚肿大、小便不出、颈部肿胀、食欲不振、甲状腺、膀胱、肾脏、大肠病变
T9-T11神经异常:则有小肠、横结肠病症;
T10-T11神经异常:则有卵巢、睾丸病症;
T10-L1神经异常:则有大肠、前列腺、尿道病症;
T9-L1神经异常:则有肾上腺病症;T11-L2神经异常:则有肾、输卵管病症。
局部痛:在T9、T10、T11、T12脊椎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压痛和关节受限的感觉。
局部反射痛:a.反射痛向下到腰及腿;b.下腹部疼痛。
皮神经节反射痛:T5、T6、T7、T8皮神经节反射区。
三、腰椎错位临床症状
L1:便秘、结肠炎、痢疾、腹泻、疝气、腰软无力、皮肤病患、性欲减退、阳痿、排尿困难、打哈欠、输尿管病变。
皮神经反射区:L1的椎间盘疾病少见,所以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况极少,其反射痛区相当痛。
局部痛:在L1的两侧有压痛点,下腹部痛、腰痛;鼠蹊到膝部有麻痛感觉。
运动受限:腰部弯曲困难、站立时换腿向上提高(膝部弯曲)较困难
L2:阑尾炎、便秘、静脉曲张、呼吸困难、生理障碍、膀胱疾患、子宫出血、不孕症、夜尿症、尿频,卵巢、输卵管、输精管疾患。
皮神经反射区:L2的移位比L1较多,但在临床上的病理仍不常见。
局部痛:在L2的两侧有压痛点;
局部反射痛:鼠蹊到膝部有麻痛的感觉,大腿的外侧面和正前面也有疼痛,腰痛或骨痛。
运动受限:腰肌明显无力,L2脊椎动作受限,患腿在走路时大腿内侧的肌肉活动困难。
L3:膀胱疾患、月经不调、小产、膝痛、生理痛、腰部及脚部发冷、膝无力、记忆力减退、子宫疾患。
1.皮神经反射区:L3的椎间盘引起的病变较多,但比L4少;
2.局部痛:常有L3的关节两侧的触痛并有绷紧的肌肉;
3.局部反射痛:俯卧屈膝即反射痛,伸腿抬高时,膝部的正前区会疼痛;膝部到足部有麻痛,大腿到小腿内侧也会反射痛。
4.运动受限:四头肌无力,腰肌无力,髋骨屈回动作困难;L3脊椎动作受限。
L4:尿频、排尿困难、肠炎、膀胱炎、月经不调、痔疮、大腿萎缩,前列腺、阴茎、输精管病变。
皮神经反射区:坐骨神经痛,自大腿外侧,经踝的上端,延伸到大拇趾,会有麻痛感。若L4的椎间盘自后纵韧带内侧突出,会压到L5神经根,同时会影响到L4、L5两条神经,甚至可以影响到单独的S2神经和单独的S4神经。
局部痛:常有L4的关节两侧的触痛,并有绷紧的肌肉。
局部反射痛:腰痛,膝腘窝痛;排尿痛、生理痛,骶椎上方的肌肉肿胀及剧痛。
运动受限:因胫前肌无力,足的背面屈动作受阻;因拇趾伸肌无力,拇趾背屈动作受阻,患腿外伸困难。
L5:腿脚血液循环不良、腿麻、踝关节炎、小便不利、尿毒症、蛋白尿、易流泪、易流汗、脚癣、臀肌萎缩、脚趾麻木,直肠、子宫病变。
皮神经反射区:a.坐骨神经痛:自大腿外侧到踝部,经踝的背部到内侧大拇趾;L5椎间盘突出,可压迫到下列几条神经根,或可能产生复(多)根病变:(1)压到L5神经根或同时影响L5和S1;(2)压到S1神经根或同时影响S1和S2;(3)压到S2神经根;(4)压到S3神经根;(5)压到S4神经根。所以说L5椎间盘产生的病变最复杂,突出的机会也最多,有时脚背上也会有麻痛出现。
局部痛:在L5关节两侧的触痛最为激烈。
局部反射痛:臀痛,小腿肚痛、踝关节痛或酸麻;自腿外侧,沿到脚内侧的三个足趾有麻痛感;身体前倾时会加重疼痛。
运动受限:腓肌无力,脚外翻动作困难;臀中肌无力,大腿外展动作困难;大拇趾伸肌无力,拇趾背屈动作困难。
四、骶骨错位临床症状
S1:病症:骼关节炎、妇人病、脊椎弯曲变形、下肢缩短、小腿肚萎缩、阴道、子宫、膀胱、输卵管、肛门、直肠、尿道疾患,阴茎勃起、射精障碍。
痛症:皮神经反射区:坐骨神经痛,自大腿后上端经膝、踝到足跟,再经足底到小拇趾;S1神经根被L5椎间盘压迫,呈复(多)根性皮神经节反射痛。
局部痛:骶骼关节痛或有触痛。
局部反射痛:a.骶椎上半部及臀均有酸痛;c.脚的拇趾与食趾之间。
运动受限:脚后腱无力,膝部弯曲动作困难;腓肠肌无力,无法用足尖大拇趾站立;胫骨肌无力,脚的外翻动作困难。
S2:病症:膀胱疾病、痔疮、肛门漏管、脱肛、大肠功能失调、小肠疝气、排尿无力,子宫、输卵管疾患。
痛症:皮神经反射区:其反射区有麻痛感;自臀部顺延到脚跟为止,足的前部无反射。有时因L5椎间盘压迫到S1,同时也会影响到S2,呈复根行病变。
运动受限:足趾上仰无力、困难。
S3:病症:因为S3极少受到侵犯,所以几乎没有病症可言。膀胱功能、大肠功能都不受S3的影响。有人认为膀胱及大肠功能会受到影响的说法颇值商榷。
痛症:皮神经反射区:在大腿上部内侧有麻痛感觉。局部痛:骶椎下半部的两侧有压痛区。局部反射痛:骶椎下半部的两侧肌肉有触痛或损伤感觉。
运动受限:运动不受限,腿部伸直抬高不受限制,也无痛觉。
S4~5:、病症:阴茎、阴囊、阴唇有明显疼痛。
痛症:皮神经反射区:在耻骨旁侧、阴囊、阴唇,有明显疼痛。在肛门附近有麻木感觉。两侧坐骨神经也有反射痛。
局部痛:在骶椎的下半部有明显的压痛。
局部反射痛:臀部下内侧有反射痛。
运动受限:无显著的受限动作。
治疗以上颈、胸、腰、骶骨错位引起的疾病,刘国轩借鉴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学术理论;“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人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没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即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已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手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刘国轩运用炁针或针刀、整脊复位、牵引拉筋等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疗效。
长按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鍘诲摢涓尰闄?鐧界櫆椋庤兘娌诲ソ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by/3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鸡创伤医院各种疾病的忌口大全,留着
- 下一篇文章: 鸡蛋壳炒黄后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