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优秀通讯员的报道经历与心得体会

学习新闻了解媒体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编采评》专栏

优秀通讯员的报道经历与心得体会

王卫明倪洪江

年3月出生的邹永华,是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行政部干事、党支部宣传委员,从事企业通讯报道工作以来,已在《工人日报》等媒体发表各类作品余篇,有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多次获奖,创造了江西省建材行业业余通讯员新闻上稿量的奇迹,成为中国建材行业模范通讯员,被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出版社聘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和撰稿人,年晋升为高级政工师,获江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奖,60余次受到了《中国建材报》等媒体和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市县总工会及公司内部的各种表彰奖励。《江西日报》《中国建材报》(头版头条)《江西工人报》《赣南日报》等媒体对他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事迹进行过广泛的宣传。

邹永华认为,企业通讯员是新闻宣传战线的生力军,是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通讯员有着贴近工作、贴近基层的优势,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他的体会是:“基层业余通讯员写好宣传稿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奉献,勤奋笔耕,不断提高宣传采访写作的技巧,就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宣传作品,也能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就能干出一番成绩来,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

以下是邹永华从事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经历和感悟——

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只有小学文化的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做起“记者”梦,自学起了新闻写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凭着坚强的自信、勤奋好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执着意志,开始了长达几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自学。

20世纪70年代初,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妈”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任性的我,在学习上尽管全年级数一数二,却认为自己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学习再好还是当一个农民,初一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在家。

辍学后的我,干过农民、外出采石工、修林工、修路工、挖过小煤窑等工作。改革开放后的年,国家统配煤矿实行了首次招工改革试点,我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令人美慕的国家正式工人。

当我来到工作的这个近千人的国有大矿时,就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太低了。为弥补过去丢失的许多东西,我一头扎进了馆藏丰富的矿图书馆、阅览室,把全部业余时间泡在了这里,如饥似渴地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暗下决心,以新闻写作之路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只有小学学历自学的人来说,写作就像是“过雪山草地”。为了学习写作,我购买了许多新闻写作的书籍自学。我拼命地向书本学,自学新闻写作等有关的书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和素养;向各级党报党刊和行业报刊学,每天看书看报学习成了我的“主食餐”。业余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写作,白天忙于工作,就晚上挤时间写作。几十年来加过多少次班,花了多少个休息日有多少回等家人熟睡后在桌前熬到深夜,我已经记不清了。为了写好一条稿,赶写一条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是常事。有时为写一篇稿子有些词语不知从何落笔,就是睡在床上也在想,有时等睡到半夜一醒,有些新想法,我马上起床进行写作。在用稿纸写作的20多年来所用过的稿纸,摞起来足足比自己还高。当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又感到很悲观失望,也总想搁笔弃耕,但内心又实以难忍,对写作那份真情,那份执着,又让我在这块“田地”上继续耕耘有梦想,就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创作的新闻稿不断在局、矿广播站播出,并且还有新闻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矿领导看中我的写作才能,把我从一名井下掘进工调到了矿党政办公室任秘书。当我的工作如鱼得水之时,写作水平有了较高提升时,为了照顾好家庭,年我从千里之外的煤矿调回了现在的水泥厂从事车间机械维修工作。我坚持写作,陆续在《江西日报《中国建材报》等媒体发表了一些新闻稿,我从车间机修工的岗位调到了公司工会任秘书……

企业通讯员写稿子,最希望的事情就是稿子能在报刊发表或多发表,企业通讯员如何才能在高手如林的专业记者队伍中,使自己的稿子能够在报刊上占有一席之地呢?总结20多年的写作经历,我就企业通讯员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上稿率谈七点体会。

要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

新闻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它要通过采访获得第一手材料,收集相关资料,寻找新闻价值,挖掘思想亮点最后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时间短、要求高的通讯稿件,有时真是让人“心力交瘁”不少人写过新闻稿,然而能坚持下来的不多,重要原因,就是吃不了苦,所以,作为企业的业余通讯员,要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具备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

我热爱通讯员这一职业就如爱我的生命。我身体状况很差,患有肝硬化、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结肠息肉腰椎和颈椎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年,又被查出患有鼻咽癌,做了两次化疗、两个疗程的放疗,在住院的3个月时间里,带着放化疗带来的呕吐、口干、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脱发、皮肤灼伤等一系列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毒副作用导致的痛苦,没有间断过写作和投稿。在病床上在放化疗完一个疗程回家休养期间,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进行过采访和写作,在《中国建材报》发表了题为《江西于都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的稿件。

年的春节,我是在广东小儿子那过的,春节后的第二天,我的腰椎病犯了,接着又发生肠道疾病。正月初三去广东医院就诊,初八又出现呕吐现象,再次医院,就这样,连医院之间,身体极度虚弱。正月初十,躺在床上的我接到《中国建材报》一专版主编的电话,说我发报社的一篇稿件需在当天下班前修改好。接到电话,我便硬撑着半躺在沙发上,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双腿上修改稿件。家人看到我后问我想做什么我转述了电话内容。家人非常心疼,劝我别因为写作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我根本听不进去,从11时左右开始修改,吃完中饭也没有休息,接着修改一直到下午4点多钟稿件完成,并立即发到报社。年2月26日此篇题为《筑起保障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安康杯”安全生产活动纪实》的长篇通讯在这位主编负责的《中国建设报》专版头条位置见报。这一经历让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使命的力量。使命是每个人都要找寻的答案。生命总有结束的一刻,只有精神的使命才能永恒的存在,生前为使命而活,死后为使命而安。我将永远坚守我的使命,生死都不辱使命。

要坚定信念、热爱宣传报道工作

有一句话讲得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企业通讯员全部是兼职宣传工作,本职工作就繁重,所有稿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而写稿又是件苦差事,有时为了一篇稿件,经常深夜伏案,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写出的稿件,也可能投出去如石沉大海。同时,对宣传工作缺乏新闻采写能力、对业务不熟悉、对宣传导向不了解等诸多“缺陷”,常常使通讯员陷入困境,以致丧失信心加上对信息需求的判断、对信息价值的评估、对信息资料的逐步积累和深入加工的过程,也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需要通讯员耐得住寂寞,自觉地、持之以恒地面对各种挑战,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心血。

我对新闻写作的热爱可能有许多人都无法相信,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写作上,从不打扑克,也不会打麻将。有时为了赶稿,真的是通宵达旦因此,基层通讯员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心深处培养写作兴趣,坚定做好宣传工作的信念,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和上稿率。

要努力学习、勤奋写作

俗话说“勤能补拙”。新闻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好学勤练,长期积累。通讯员要提高新闻作的能力和上稿率,就是要坚持写作,做到天天写。我每年能有一些稿件见报,主要是我真正做到勤学好练。我自费参加了人民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的培训,还经常参加江西日报社、江西工人报社、省建材集团公司等单位组织的新闻培训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方面,我养成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必看每天的相关新闻网站、必读每期党报和行业报纸的习惯,同时还从理论书籍和主流媒体报道中汲取养分,做好读书笔记,作为自己写作的资料库,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我经常走出去,深入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写稿一定要具有手勤(勤写)腿勤(勤深入基层)嘴勤(勤问)脑勤(勤思考)的基本功外,还要做到认真研究报刊刊登的新闻稿件,做到稿件对号入座。因为报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报道重点;每个版面也都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固定栏目。因此,基层通讯员要养成天天看报的习惯,按报纸的版面、栏目有针对性地精心采写、对号入座,就能大大提高稿件的命中率。例如,我年采写的一篇关于厂务公开的新闻稿,此稿不仅发表在《赣南日报》头版头条,而且《江西日报》《中国建材报》也先后刊登。年12月,我在《中国建材报》人物专版上发表了2篇长篇通讯。年1~8月,我在《江西日报》《中国建材报》等省以上媒体发表稿件70多篇。

要善于积累新闻素材

通讯员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看到的一切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新闻素材的积累,一是到生产一线找新闻线索,在生产一线没宣传素材的情况下,我会从会议和文件材料、新闻报道中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写作。

例如,我于年12月18日《中国建材报》上发表的《赣南水泥结构调整的领跑者—记江西国兴集团公司董事长李虞财》长篇通讯,就是从相关资料中找到的素材。对于这篇新闻通讯,从年以来我就一直想写,但是苦于没有资料,去采访他,我又没这个资格。后来经过多年慢慢地收集资料,我终于完成了此稿,经主人公亲自审稿后,我投给报社,此稿不仅在二版头条发表,还获得了优秀奖。

要坚持做到“三贴近”

丰富的实践是通讯员肥沃的土壤。通讯员不能闭门造车,有实践才有文章。实践是新闻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深入工作、学习、生活的实践,仔细体验、品味、接受工作、学习生活,用适合的写作方法按照新闻标准组织素材形成文章。通讯员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三贴近”。

一是贴近实际。通讯员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宣传企业的发展战略、工作思路、方针政策等,让员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增强信心,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是贴近一线。撰写新闻稿件不是口号的演绎,而是以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挖掘员工群众中的好人好事,以此做到“以点带面”。这就需要通讯员深入车间采访,不然是写不好新闻稿件的。

三是贴近生活。通讯员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深入生活,多留意、观察、分析平常事,做践行者,不做旁观人,才能得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真切体悟,从而创作出有深度、高质量的稿件,大力传承企业文化之魂。

注意采用多种“兵器”作战

通讯员写稿,写得最多的是消息和通讯,但我认为,通讯员除了要能熟悉采写消息、通讯外,还要学会写言论、调查报告,学会拍图片新闻等等。如果能熟悉运用多种“兵器”作战,对于提高上稿率大有好处。本人从事写作以来,在《工人日报》《企业党建》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调查报告几十篇。

年1月5日,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优秀论文表彰暨生态治理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我所著《“国有市营”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论文入选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书系《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论文集》并获三等奖,出席论坛接受表彰。在出席这次论坛多位代表中,我不仅是此次论坛唯一平民味十足的普通工人,而且还是江西省建材行参加论坛的唯一代表。我成功登上全国行业高层论坛再一次证明,企业通讯员只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美好梦想就能变成现实。

要有感恩之心、互助之意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从年开始在报刊发表稿件,但以前和报社编辑没一个有联系的。年,我突然接到《中国建材报》一位专版主编的电话,说我一个关于办理特约记者证的信发她那里了,知道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叫我以后有什么稿子就发给她,并给我发来了与她联系的电子邮箱。后来,我的稿子全部发给她,当她提出需要提供什么稿件时,我想方设法提供。年这个主编调走,她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接替她的主编。这位主编接任后就立即和我联系,这样就和编辑一直有了沟通联系。有了沟通联系后,他们有时如稿源紧张,会主动向我约稿。也会向我透露新闻报道要点、重点是什么,近期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稿件等使我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写稿子。

年元月,因《中国建材报》改版,有一位编辑就向我约稿,我因素材有限,就向万年青各基地的同事约稿,并对同事的稿件进行修改,及时为报社提供了4篇稿件,缓解了报社稿源紧张的局面。近年来,为帮助编辑完成报纸发行任务,我还利用万年青公司分布各地的优势,动员领导和同事订阅报纸,加强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坚持自费订阅,使这位编辑经我的报纸订单年年增长,还帮助编辑联系广告业务,从而取得了编辑的充分信任。我发这位编辑的稿件95%以上能见报,从而为宣传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稿件的见报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通讯员新闻采写一本通》

中国新闻培训网好书推荐

更多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z/1297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