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饮食 > > 正文 >

生病是由于缺少爱

由于性格和情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躯体病症,统称心身障碍,按病情的轻重而分为心身反应、心身紊乱和心身疾病。心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而且是功能性的,例如害怕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尿频尿急,伤心的时候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心身紊乱是慢性、迁延性的功能障碍,包括心理生理障碍(失眠、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器官神经症”、心因性疼痛等)、转换障碍(癔症的躯体表现)。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心身反应、心身紊乱和心身疾病也是心身障碍的三个发展阶段。

既然心身障碍是心理原因引起的,通过症状应该可以解读心理原因,例如支气管哮喘发作起来很像哭泣,所以它就是替代性、象征性的哭泣或哭泣的象征,而哭泣是无助的表现。其实,感冒和鼻炎也像哭,也是哭泣的象征。一个人压力太大的时候会说“吃不消”,而消化不良和厌食症就是吃不消,提示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挑重担会导致颈肩痛、腰腿痛,如果没有挑重担而出现颈肩痛和腰腿痛,应该是“思想负担”过重。

解读疾病的意义要掌握两个原则:

一、影响什么

一种病如果会影响工作,说明它是工作引起的,与工作有关;如果影响与人交往(譬如传染病),说明与人际关系有关;如果影响性生活,说明与夫妻关系有关。

职业病是“职业暴露”过久、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教师的职业病是咽喉炎。得了咽喉炎,就无法上课了,可以休息了。休息就是停止职业暴露,去除工作压力。慢慢地,咽喉炎就好了。这说明生病和治病是对立统一的,生病具有治病的作用。

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病是腰酸背痛。腰酸背痛了,就无法劳动了,就需要休息了。休息一段时间,腰酸背痛好了,就可以继续劳动了。家务也是体力劳动,家庭妇女常常会腰酸背痛。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病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了,就无法思考了,就需要休息了。休息一段时间,神经衰弱好了,就可以继续思考了。

一个人如果突然眼睛看不见了,很可能是不想看见某些东西;一个人如果突然耳朵听不见了,很可能是不想听见某些话。

疾病是身体发来的信号,如果读懂了,就可以因势利导。如果读不懂,或者故意忽视,甚至与之对抗,身体就会发送更强烈的信号,而更强烈的信号预示着更严重的疾病。所以,小病不治会变成大病,带病工作会导致不治之症。治疗小病很简单,请个假、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有一篇文章说,人得癌症只需要九步:(1)打喷嚏;(2)咳嗽;(3)乏力,食欲不佳;(4)发烧;(5)皮肤过敏;(6)发炎,化脓;(7)溃疡,溃烂;(8)纤维化,硬化,疤痕化;(9)肿瘤化,癌变。

二、病给谁看

脸上长个痘痘,肯定是病给所有的人看的;如果痘痘长在胳肢窝,那是病给自己看的;如果长在胸部或背部,就是病给家人看的。病给谁看,说明跟谁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人际关系主要有两种:亲密和疏离。有的病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得到别人的关爱,病给谁看就是想得到谁的呵护。有的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逃避,病给谁看就是拒绝跟谁亲热。

需要注意的是,拒绝有时候是渴望的表现。因为渴望,但得不到,所以赌气。一方的拒绝会激发另一方的亲密需求,对方就会过来套近乎,这就是“欲擒故纵”。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就没必要继续病下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病就是寻求呵护,是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表现。所以,护理比治疗重要,态度比技术重要。换句话说,生病有时是无病呻吟。如果得到关爱,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病就好了。如果得不到关爱,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只能生更严重的病。不幸的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爱的元素越来越被忽视。一个人生病了,家人不是呵护他,而是把他交给医生。医生也不呵护他,只是给他吃药、打针、开刀。这种去人格化的处理方式有时候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使病情变得更严重。

《圣经》箴言17章22节: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这一句箴言得到社会历史、人的亲身经历和医学界的验证和公认。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免疫功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一个人心情长期压抑,充满心理矛盾,有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就可能患各种慢性病。由于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紊乱,使激素分泌发生变化,降低了免疫功能,癌症、忧郁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就会相继发生。而要医治这些疾病,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现代医学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癌症都是不治之症,我们看到一些乳腺癌、鼻咽癌和子宫癌等等患者开刀后存活了20年以上。用化疗、放疗等等手段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有一颗战胜病魔的信心,精神愉快,内心喜乐。但也有些人,悲观、灰心、失望、心情压抑、恐惧,反而使病情加重,迅速恶化。

人们一般都知道心情愉快,有喜乐的心可以少生病,有了病以后可以早日康复,可以益寿延年。但在人的实际生活中烦心事是很多的,人们慨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喜乐的心从哪里来?

而在同一卷箴言书的4章20-23节里告诉我们医全体的良药从哪里来。圣经上说:“我儿,要留心听我(指上帝和智慧)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开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因为得着他们(指言词和话语)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在这里让我们知道,喜乐的心和医全体的良药是从上帝的话语而来,我们看保罗在被囚禁的条件下写出腓立比书,内心依然充满平安喜乐,保罗患有眼疾,写信要请人代笔,小字看不见,只能写大字。经历过被石头打、被鞭打的苦难,经历过海上几乎丧命的危险,没有妻子作为同伴安慰帮助他。主客观条件可以说是恶劣极了。可是圣经中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4章10-12)。上帝的慈爱足够滋润我们的心灵,这份爱使我们身心灵充满健康的基石。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中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ys/768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