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2017年护考高频考点

中政医考

云南护士资格更有保障的取证选择

1.护理程序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和评价。

2.护理诊断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3.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4.备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cm,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l5cm;枕头四角充实,开口背门。

5.麻醉床目的:便于接受、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

6.主动卧位:病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随意自主采取的卧位。

7.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被安置的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8.头高足低位: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尾,床头垫高l5~30cm。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作为反牵引力。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

9.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即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10.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11.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灭菌必须达到完全无菌。

12.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13.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1)低热:体温37.3~38.0℃。(2)中等度热:体温38.1~39.0℃。(3)高热:体温39.1~41℃。(4)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14.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率为60~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

15.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正常呼吸表现为节律规则,均匀无声;不费力。

16.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90~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O~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17.影响饮食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18.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19.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

20.洋地黄中毒导致的缓慢性律失常应该给予阿托品治疗。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首选应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治疗。

21.成人窦性心率在l00~次/min_,称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率60次/min,称窦性心动过缓。

22.高血压急症的治疗,降压治疗应首选硝普钠。

23.急性心梗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24.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最常见。

25.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时间,4~6min内开始初期复苏成功率最高。

26.人工呼吸时吹气频率,成人l2~13次/分,儿童15次/分,婴幼儿20次/分。

27.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的首选药物。

28.电除颤成人首选J。最大可到~J。小儿用20~J。

29.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30.消化性溃疡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最为多见,故分别称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31.常用的等张(等渗)液包括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1.87%乳酸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是非电解质溶液。

32.液体疗法的基本方法:“三定”是指定量、定性、定速;“=乏先”是指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三补”是指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或镁。

33.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由于肠腔堵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等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

34.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

35.绞窄性肠梗阻:指不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发生肠管血运障碍。

36.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

37.可复性疝是指疝内容物在病人站立或者腹内压增加时产生,在平卧、休息或者用手推送疝块时容易回纳腹腔者。

38.绞窄性疝是指疝内容物不能及时回纳,嵌顿时间较长,发生缺血坏死的疝。

39.肛瘘是指直肠远端或肛管与肛周皮肤间形成的感染性瘘管。

40.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下段或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41.细菌性肝脓肿常见症状:寒颤和高热;肝区持续胀痛或钝痛;全身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常见体征:肝区压痛和肝肿大。

42.四期(昏迷期)肝性脑病患者,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脑电图明显异常。

43.由于胰酶或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和肌层进入腹壁两侧皮下,病人腰部两侧可出现灰紫色瘀斑,称Grey-Turner征,脐周皮肤出现青紫,称Cullen征。

44.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45.炎症性病变所致的腹痛特点:一般起病缓慢,腹痛由轻到重,呈持续性;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固定压痛点,可伴有反跳痛与肌紧张。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yf/1192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