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牙日到了,想问问你真的爱过你的牙吗
我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牙周病的发病率超过80%,而中老年人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一个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壁溃疡的面积总和可达为72cm2,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手掌大小,其细菌感染不仅直接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而且还诱导宿主全身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加重或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牙周感染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若中、重度的牙周炎不予控制的话,将增加体内的炎症状态,进而增加心血管风险。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与糖尿病如今,牙周炎已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升高在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以及改变脂肪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度牙周炎影响血糖控制,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当患有牙周炎时,某些有害菌可进入到血液中,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引起胰岛功能持续下降,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加重了原本的糖尿病病情。临床中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当他们的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时,不同程度地出现牙龈肿痛,严重者出现牙龈溢脓,最后因牙周的骨质破坏、流失,造成牙齿松动、脱落。有很多牙周脓肿反复发作的患者是在口腔科就诊时经检查发现了糖尿病。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和呼吸道疾病口腔是呼吸道的门户,由于缺乏良好的口腔维护,牙石、菌斑、软垢等大量存在口腔中,不良的牙周环境成为了呼吸道致病菌的储存库,在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寄生在口腔中的细菌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据统计,吸入性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疾病,最常见是龋齿,牙周炎和牙龈炎次之。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和胃肠道疾病常言道“牙好胃口才好”,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食物在口腔进行第一步加工,口腔健康状况不良直接导致咀嚼功能低下,未经充分嚼细的食物吞咽后加重胃的负担,并扰乱了植物神经对消化道功能的调节,造成消化不良,促使慢性胃炎的发病。另外,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体的胃中和口腔中,主要通过唾液传染。虽然通过服用抗生素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可以被清理,但是口腔中仍然存在的幽门螺杆菌又会慢慢的向胃部转移,于是就造成了胃部的反复感染。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与母婴健康准妈妈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以影响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妊娠本身不会引起牙龈炎症,是由于妊娠时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同时又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原有的炎症加重,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炎症往往在第2-3个月时开始加重,到怀孕第8个月时达到高峰。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孕妇患有牙周炎更容易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重度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所以孕妇的口腔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口腔健康这么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除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刷牙之外,我们还要知道些什么口腔保健知识?
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定期洁治(洗牙)等。就像每个人需要定期体检一样,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
有效刷牙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常用和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成人提倡用水平颤动刷牙法又称Bass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刷牙时间至少3-5分钟。
有牙周疾病要及时求医如果有刷牙出血、口腔异味,或者上火时牙龈肿痛,那么你可能已经患有牙周疾病需要就诊口腔专业医师。牙周病是可以治疗的,通过规范的牙周治疗,可以有效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定期检查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你真的会刷牙吗?
对了,刚才提到刷牙是最常用和主要的刷牙方法,其实,不少人还真的未必知道怎么刷牙才是对的,甚至连牙膏用多少才好也不知道。
在多年以前,牙膏广告就不断重复着同样的画面:俊男美女往牙刷的刷毛上挤出长长的满满的一条牙膏,还要勾出一个角。在长期耳濡目染之下,不少人在刷牙时也把这当成一个指导用量。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甚至有副作用的。
对牙膏生厂商而言,消费者越快用完一条牙膏,他们就越有利可图。因此,营造刷牙就要把牙刷头都挤上牙膏的文化,一点不足为奇。然而,事实上,对人们来说,刷牙的重点是“刷”,牙膏只是起辅助作用。口腔医生普遍认为,刷牙动作本身与牙膏在其中所起作用的比例为9:1。
确实,刷牙的主要目的不是刷掉肉丝、菜叶或者其他食物残渣,那是漱口和牙签、牙线的功能。刷牙的目的是去除牙菌斑,一种细菌。牙菌斑通常位于靠近牙龈的位置,在牙齿下方三分之一区域。如果不好好清除,它们可能形成牙石,造成牙周病。因此,刷牙关键是刷,单纯使用牙膏,如果不好好做好“刷”的动作,就达不到清除细菌、预防牙周病的目的。而且,过多的牙膏,可能造成过多的泡沫,让人误以为泡沫所过之处细菌无所遁形,从而偷懒不好好刷牙,反而影响刷牙效果。
那刷一次牙究竟用多少牙膏最合适?
一般而言,一颗豌豆大小(直径约5毫米)的牙膏已经足够完成帮助清理牙齿表面的功效,挤多了是浪费。
牙膏挤多了会有害吗?有人还说会致癌呢……
此前,有报称牙膏挤太多或易诱发口腔癌。因为许多牙膏中都含有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它可能导致肠胃病和肝脏中毒,令口腔更易溃疡,甚至患口腔癌。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些牙膏使用三氯生,可能会致癌。
当然,这些观点都是无稽之谈,牙膏的成分主要包括摩擦剂、表明活性剂、润湿剂、增稠剂、芳香剂、防腐剂等。它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增加牙刷与牙齿间的摩擦,从而加强清洁能力。诸如美白牙齿、清新口气、抗敏感、牙周病护理等概念牙膏,则是往基础的牙膏中增加少量的功能性元素。最常见的功能性成分就是氟化物,它能有效预防龋齿。而上述观点中提到的三氯生的作用是抗菌,但它颇为昂贵,牙膏制造商不愿意大量使用,只有不到一成的牙膏产品有此成分,而且在国标范围,这一成分完全安全。而月桂醇硫酸钠,则是一种发泡剂和清洗剂成分,不是牙膏的主要成分,除非你每天以牙膏为主食,否则,都不会造成危害。从来没有人是因为刷牙而患上癌症,这是可以肯定的。
虽然牙膏致癌只是传说,但牙膏的用量仍然需要注意,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用量。
为了防止蛀牙,如今中国的牙膏多数都含氟。而幼儿时期(0~8岁)如果过量摄入氟,会引发一种特殊疾病:氟骨症或者氟牙症,导致牙齿发黄、腐蚀。氟的其他严重副作用还包括:导致负责排出氟元素的肾脏中毒,肠胃不适,甚至影响青少年大脑智商发育。通常情况下,只用含氟牙膏刷牙,不会造成过量摄入氟。但如果不慎把过量的刷牙的泡沫吞进肚子里,就有潜在风险。所以,儿童刷牙用牙膏需谨慎。研究称,五六岁以下儿童刷牙时可能吞下0.3克牙膏,其中含0.3毫克氟,存在风险。所以5岁以下孩子刷牙最好由父母负责挤牙膏,注意用量,把牙膏压到牙刷毛里避免被吞食;两岁以下的牙膏用量还要更少,一粒米大小就已经足够,最好别用含氟牙膏。
对于成年人而言,只要没奇葩习惯,即使用超过推荐量的牙膏,除了浪费一点外,没有其他危害。但多用的牙膏也只会被吐掉,对把牙齿刷得更干净没有任何帮助。
牙膏挤在干燥牙刷上,更有利健康。
最近,有国外牙医学界提出,刷牙前要把牙膏挤在干燥牙刷上。
据了解,大多数人刷牙时,习惯性地先把牙刷浸湿了再挤牙膏。但事实上,这样刷牙不利于健康。因为,如果牙刷是湿的,挤上牙膏后,就很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会感到已经刷了很长时间的牙,认为可以结束了。而实际上,在这时牙齿还未被真正刷干净。牙膏本来不是用泡沫来洁净牙齿,而是靠牙刷与牙齿的摩擦和牙膏里清洁成分的辅助。摩擦越细微、时间越长,则刷得越干净。
牙刷不沾水,挤上牙膏慢慢刷,渐渐出些细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洁成分才能被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我们的牙齿。
近期热闻点一点◆知名酒楼被曝海鲜调包宰客,用死蟹换走元帝王蟹
◆[优影生活]多部新片抢档小长假。附热辣中美票房资讯
◆东莞警方向抢劫等街面违法犯罪宣战了!
◆带眼识人!华林证券东莞高层代朋友炒股半年亏损近万,半年交易达笔
◆假期将至,无论出游还是陪家人,这些照片千万别晒
◆央视的这则广告,所有父母看完都哭了,教训太深刻
◆加装防盗网却成被告,脆弱的邻里关系真心伤不起
◆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大调整,刷信用卡单笔收费上调
◆小心!这种葱千万别买,赶紧告诉家里买菜的人…
编:王炜荣(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报道)
欢迎 这是一个有格调的东莞本土综合资讯平台,除提供一手原创资讯外,更多的是提倡理性思考、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有料、有趣、有用、有爱。我们欢迎读者投稿、报料、互动,对于采纳的稿件素材,会报以红包,我们也欢迎商家品牌洽谈合作。
各种沟通,请加小编1
任何媒体及北京白癜风公益活动白癜风疾病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yf/10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坛人注意一碗麻辣烫,让他差点没命,看
- 下一篇文章: 医学常识42个临床医生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