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ivk_sa=1025922x 春节聚餐
少不了胡吃海喝。
燃鹅,
由于很多人都没有
使用公筷的习惯,
给幽门螺杆菌增加了
传染的机会。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
1、口口传播
中国保守的喂养方式是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如果家长患有慢性胃炎,就会将病菌通过口口喂养的方式传染给孩子。
2、亲吻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3、打喷嚏传播
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4、共餐
这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十分普遍。所以建议家中最好搞好卫生,采用公筷制等。
另外,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频繁出差的人须多加注意。
5、生吃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频繁途径之一就是生吃膳食。
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吃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安全隐患。
6、刺激性食物
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虽然刺激性食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潜移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有哪些临床表现?
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幽门螺杆菌怎样预防?
1、避免群集性感染
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都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而造成高感染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就餐习惯:扎堆吃一盘菜、喝一碗汤、相互夹菜但不使用公勺公筷。
因此,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选择;如不能做到分餐,尽量使用公用碗筷。
2、保持口腔健康
口腔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另一个定植地或者通道,所以平时要按时刷牙,医院做清洁,定期更换牙具,牙具要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无窗子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来杀菌消毒。
3、不宜吃生食、喝生水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
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食物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5、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从大便中排出,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by/1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