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防病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中医讲究养生为主,那么,秋季中医又是如何养生的呢?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中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肠胃。“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煤,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煤,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晚秋——防燥又防垛,情绪要乐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预防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秋季气候干燥,多风多尘,人体肺阴易亏、胃肠易燥、皮肤易干。从五味来看,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能胜酸,故秋天要减辛味以平肝气,增酸味以助肝气,防肺气太过胜肝,而致肝气郁结。秋季饮食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多食些酸味果蔬,如:山楂、柠檬、柚子、杨桃、芒果、葡萄、苹果等。还有蜂蜜、芝麻、杏仁、银耳、菠菜、豆浆等,有补脾胃、养肺防燥、润肠通便的作用。总之,秋天多风、多燥,养肺润燥是关键,饮食多酸少辛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安度秋天。下面介绍几种秋季养生食疗:①山药百合粥:用料:山药克,百合50克,粳米克。做法:把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百合洗净分瓣,粳米淘洗后把山药、百合一同放入同煮至烂即可食用。功效这款食疗适用于脾虚、体弱之人,比如经常腹泻、腹胀、腹部怕凉、咽干、咳嗽、有痰等。用山药健脾和胃,以切断生痰之源,用百合润肺止咳平喘,合为健脾润肺、止咳化痰。用于健康之人可起到助消化、补肺气的作用。②莲藕萝卜蜜条:用料:莲藕克、萝卜克、蜂蜜30毫升、食盐少量。做法:将莲藕切条洗净,用开水过后与萝卜条,加蜂蜜、食盐拌匀服食。功效这款食疗适用于胃热上冲之鼻衄(流鼻血),鼻燥咽干,口气臭秽,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者,有清胃泻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健康人可起到预防肺胃上火、大便干燥的作用。③莲子冰糖炖银耳:用料:发制好的莲子克、冰糖水、银耳50克、枸杞30克、新鲜的柠檬1个。做法:将冰糖水、发制好的莲子、银耳、枸杞加适量水,放在一起蒸40分钟左右。为了让口感更好,且有清香的气味,可以加入适量的新鲜柠檬。一般一小盅的莲子冰糖炖银耳,只需要加入指甲盖大小的柠檬即可,如果放多了会影响口感。功效有清肺、润喉功效。这道菜还有一种改良吃法,就是菜放入挖去核的梨中,还可以加少许川贝,再一起蒸熟食用。④杏仁炖肉:用料:带皮猪肉克,甜杏仁20克,绍酒、酱油、冰糖、葱段、姜片各适量。做法:将猪肉洗净切块;把杏仁用开水浸泡,去掉外皮;炒锅烧热,加入冰糖炒成深红色,放入猪肉块炒成红色,下葱段、姜片、酱油、绍酒和适量水和杏仁,烧开后,改用小火炖烧至猪肉熟烂,出锅即可。功效中医认为杏仁有宣肺止咳作用。适用于秋季进补。⑤萝卜饼:用料:白萝卜克,猪瘦肉克,山药粉、麦面粉等量。做法:将萝卜切丝炒至五成熟,与猪肉同剁细,加调料拌匀。面粉、山药粉加清水做成面皮,制成夹心小饼,烙熟服食。功效此款主食有健脾消食,和胃化痰功效。适用人群:平时食欲不振,咳嗽有痰胸闷者。健康之人食用,既做到秋季进补,又不会上火的目的。⑥梨藕汁:生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鼻血、尿血、便血等)功效。藕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而变为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原料:梨、藕各克,蜂蜜适量。做法:将梨洗净,去皮与核,切碎;藕洗净,去节,焯透,切碎。将汁混合,加入蜂蜜搅匀即成。用法:上、下午分饮。功效清热止咳,凉血止血。适用于支气管哮喘、鼻出血、牙龈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痔疮出血等病症。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bj/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