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冬至,阴极阳生,中医教你温补避寒养阳
明天就是冬至了,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即将到来,这一天,是日照最短的一天,所以也是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一天,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我国进入“数九寒天”,古时候,人们以“数九”的方法来打发时间,以缓解对天寒地冻产生的恐惧感。
中医认为,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在阳气最弱的这一天,更加要补充阳气,以备来春,同时要记得温补身体,抵御寒邪。
饮食:多用温补,少吃寒凉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的说法。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的阳气开始渐渐勃发起来,最容易吸收来自外界的营养并发挥其滋补作用。从冬至开始,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远离寒凉食品,因脾喜温恶冷,迎合脾脏的喜好,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和增强抵抗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饮食调养方面,要遵循“三多三少”的原则,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吃饭也最好是少量多餐。羊肉、牛肉、狗肉有温补暖胃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可适量食用,其他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可以多吃一些,既能抵御寒冷,又可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生姜黄芪炖羊肉羊肉可以抵御寒冷,还能修复胃黏膜,起到护胃的作用;黄芪有益气温阳、调补脾胃的作用,此汤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的症状,可驱寒暖身,健脾开胃。
材料:生姜、黄芪各50克,羊肉克,食盐、水适量
做法:
1.将生姜、黄芪切块,羊肉洗去血渍斩成块,汆水后捞出备用,并撇去浮沫。
2.向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烧沸后,放入切好的羊肉生姜和黄芪。
3.改用文火炖大概2小时左右后,按自己的口味加入食盐等调味料,即可开锅上菜。
冬至怎少得了吃饺子?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
张仲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施舍给冻伤的百姓吃,使老百姓能够痊愈,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便保留下来了。
胡萝卜羊肉饺胡萝卜性温,历来就有“小人参”之称。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这款水饺适合气血不足、腰膝酸软、尿频的老年人;对于脾胃虚冷的人,以及女性经寒痛经的更为适合。
起居:防寒保暖动中求静有了食物温补方法,大家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细节。冬至过后,阳气开始渐渐萌发,阴气开始收敛,在日常起居乃至运动方面也应当顺应此规律,以保证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使头脑清醒,学习和工作更有效率。
穿衣保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的养生法则,冬至过后,到小寒、大寒节气的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应注意“冬藏”,即贮藏阳气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要藏好阳气,首先就要让自己暖起来,避免寒邪入侵体内。冬至之后,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建议带上暖帽、手套、护膝等。晚上睡觉之前坚持用热水泡脚,不仅能舒缓一天的疲劳,还能舒畅身心。
在家的时候尽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这样有利于血液流通。用冷水洗脸,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运动与精神调养冬季要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也不宜太激烈,像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运动时间尽量选择阳气最盛的中午或下午,可减少冻伤风险,同时有助于收纳阳气,舒展身体。
此外,在情志方面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为琐事而烦恼,不为名利而执着。心态平和,不烦不燥,身心自然健康;另外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时间允许的话,宜早睡晚起,以顺应天时,养精蓄锐。
勤洗床被单大冷天时,很多人认为被窝是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其实不然。我们的被子和床单充满着各种细菌、螨虫、尘埃、皮屑等等,经常不换床单、不洗甚至不晒被子,各种细菌和微生物自然会找你麻烦!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还能避免潮湿。而且,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也会更加蓬松、柔软。
节制房事《五经通义》有云:「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始成,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冬至后是天地人体积蓄精气,养育阳气的时机,要节制房事,否则伤伐生机,祸患暗生。
按摩调养法:可升阳散寒冬至过后,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这正是“养藏”的好时机,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饮食之外,通过按摩等方式为来年的春季储备能量!1按摩耳朵补肾升阳“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人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食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三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夏病冬防:三九天灸三九天灸,能够巩固三伏天灸的效果,具有“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作用。三九天是全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这时用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是冬天保健的一大法宝。
靳瑞教授独家天灸配方
十三行国医馆所使用的天灸配方是由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著名的临床针灸学家、“靳三针”创始人靳瑞教授传授并传承至今。
“靳三针”创始人靳瑞教授
作为医馆创馆人之一的靳瑞教授根据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特点、人群体质研制独家秘方,我馆根据其秘方采用质地优良的中药制成的天灸贴,是天灸治疗的放心首选。
十三行国医馆的天灸治疗,以“靳三针”学术继承人为技术指导,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和靳三针继承人及团队辩证施治,按照“靳三针”独特的组方配穴,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选择不同的穴位,对症下药,疗效更好,真真正正做到了精心、精术、精诚、精效。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bj/14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疾病汇总整整个临床验证偏方,各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