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溃疡 > 疾病诊断 > > 正文 >

爸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孩子也会被传染吗

根据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的数据,我国国民的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约为59%,儿童感染率平均为40%,在35%—50%之间。在国内部分地区,青少年的感染率基本上和成人持平。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成为胃癌的明确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全身系统的关系

1、胃炎

在慢性活动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80%~95%[1]。

2、消化性溃疡

HP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95%~%,胃溃疡患者中为70%~85%[2]。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三届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中指出,对于具有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须进行Hp根除治疗。

3、口腔疾病

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或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孩子也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吗?

会的。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为“无症状携带者”,少部分则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腹痛、呕吐、呕血、便血、嗳气、腹胀、消瘦、烦躁及口臭等,其中慢性腹痛是儿童感染后最常见和最突出表现。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口-口传播、粪-口传播、水源传播,其中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以家庭为单位聚集性感染的主要原因[3],在感染者的呕吐物、唾液、牙斑、使用过的餐具上都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并且儿童的自身免疫力相对成人较低,更易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切断口-口传播途径,可以大大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切断口-口传播途径,可执行的预防措施

1、避免口嚼食物给宝宝吃

宝宝在满6月龄后,需要逐渐添加辅食。但此时宝宝的牙齿才刚刚萌出或是尚未萌出,肠胃功能也未完善,因担心宝宝消化不了摄入的食物,很多地区有口嚼食物喂给宝宝的习惯,但这样做恰好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最好为宝宝准备专用的辅食工具,避免口嚼食物喂给宝宝。这样既满足了宝宝的生理需求,也降低了宝宝感染Hp的风险。

2、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餐具及时消毒

我国的饮食习惯历来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食,但此时也是幽门螺杆菌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他们会随着感染者的餐具进入饭菜中进而跟随其他人的餐具进入新领地。当宝宝逐渐长大可以与成人共同进食时,参时使用公筷公勺,餐后及时给餐具消毒就十分必要,以避免幽门螺杆菌随餐具进入宝宝口腔。

3、避免亲吻宝宝的手口

要说前两点,家长为了宝宝的健康可以做到,那最后一点是最难以克制的。面对人类幼崽的各种可爱,怕是谁也控制不住想要亲一亲的冲动吧。但小编提醒,家长的爱意很可能会导致宝宝被幽门螺杆菌侵染,因此,亲吻宝宝也要注意方式,避免亲吻宝宝的小手与嘴巴。

结语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儿童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被幽门螺杆菌侵袭。要想宝宝不受幽门螺杆菌侵扰,更需要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方式,讲究卫生,从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宝宝无“幽”成长!

我国是Hp感染高发的国家,家庭Hp感染的的现象更是显著。康美医疗多年来聚焦Hp感染的诊断,参与了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行业标准的制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样本易得、无交叉感染风险、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准确等特点,不仅适合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同时对儿童、孕妇等群体更加友好,已广泛使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WarrenJR.GastricpathologyassociatedwithHelicobaterpylori.GastroenterolClinNorthAm;29:-.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

[3]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年)[J].中华消化杂志,,41(4):-.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1675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o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溃疡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