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99%的人会得胃炎,也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10%~15%的人会发展成溃疡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患者会出现急性炎症,若未经治疗,会发展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甚至导致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反复感染与溃疡很容易引发胃癌。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超过十年以上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6倍,78%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根据临床统计,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这也意味着,我们周围每两个人中,就有1人检测呈阳性。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或者老人是阳性患者,通过不良的喂养方式,比如嚼碎了食物喂给孩子,或公用饮水杯、漱口杯等不良生活方式,小孩也就容易被感染。
从感染到出现胃炎症状,往往需要10多年的时间,再从慢性胃炎进展至胃癌又需要10多年年时间。
因此,大多数胃癌患者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而不能忽视的是,这些胃癌患者往往在婴幼儿或青少年时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但是如果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可以早治疗,并且轻松治愈。
患者如果患上胃炎、十二指肠炎,最好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检测,然后做一个胃镜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对胃肠部造成了何种损伤,再以此判断如何用药,做到有的放矢。
生活中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预防幽门螺杆菌就要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注意手卫生,但也不用过分紧张。
有人提出预防传播幽门螺杆菌,应当实行分餐制。“其实,没有证据表明,分餐制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完)
本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oas.com/jbzd/14763.html